澄明中秦寒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过往。
他忽然想起了唐代佛家高僧,神秀和慧能的诗。
神秀说: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从小到大他一直将此诗奉为圭臬。
和此诗相近的亦有吾日三省吾身,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心。
他认为,一个人想要有出息,必然要明晰世界的规则,不断的打磨自身的性格。
见贤思齐,自然会不断向上走。
反倒他对另一个高僧慧能的诗嗤之以鼻。
慧能说: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秦寒一直认为,人若是达到‘无’的境界,
跟那些草木石头又有何分别?
人岂能没有欲望?
拥有七情六欲的世界才是那么的鲜活。
他宁愿一直身在红尘,也不愿达到那所谓的‘无’的境界。
何况,那些修道士,那些苦修者,他们追求‘无’,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本身就是一种欲望。
可这一刻,
他忽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心道便是人道,
一个人一旦入世,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自洽。
所谓的自洽,无非就是一种偷懒的思维方式而已。
少年义气和老成持重,平静如水和嫉恶如仇,本就只是万千的思维模型中微不足道的一种。
谁敢说谁高级呢?
何况,人的思想一定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思考越多,入世越深,就越不可能圆满。
凡人如此,霸主亦如此。
所以,
真正的心境圆满便是虚无的,
就像婴儿降生,不知世间为何物。
本来就空无一物,自然不会沾染尘埃。
正因为空无一物,自然可以画出世间万象,
可以敢爱敢恨,可以去做一切事情。
神秀踏入世间,进入了人世规则之中,哪怕奋力去上进,也不过只是在规则中挣扎而已。
而慧能则早就看穿了这一点,可以进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