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多么崎岖和艰难,但只要走,就能走到彼岸,因为马丽昂亲眼看到了彼岸的样子。
即便是它不是那么的完美,更不是地上神国,但这种不完美,才显得真实,才更加容易接近。
马丽昂心中的迷茫尽数消散,没有过多打扰皇帝,因为皇帝日理万机,还要接见使臣。
罗斯国也派遣了使者,但不是上次皇帝见到的军团长伊万·佩特森,而是年轻人,他带来了伊万承诺的各种农作物的种子。
数种牧草,还有甜菜。
大明之所以需要这些牧草种子,是因为大明以农学院为首,正在积极推动,圈养畜牧业的以草代粮。
用草料代替畜牧业中广泛使用的豆粕,豆粕就是各种棉籽、菜籽、大豆等等榨油后剩下的渣滓。
豆粕也是粮食,是制作酱油的主要原料,但是牲畜不喂豆粕,不长肉,连渡渡鸟都是如此,用掺杂了豆粕发酵后的饲料喂养,长肉更快,生长的更好。
但是大明的大豆种植都是轮耕时候补种,产量远远小于需求,所以只能种更多的牧草了。
为了让猪猪羊羊牛牛鸡鸡鸭鸭渡渡,长肉肉,培育更加优质的牧草,就成了农学院的职责,农学院在培养各种各样的农作物和畜牧,丰富大明的餐桌。
民以食为天,重视食物,就是重视万民本身。
朱翊钧伸了个懒腰,继续批阅着堆成了小山但井井有条的奏疏。
来自朝鲜的消息,自从大明攻破忠州之后,倭国的军兵已经彻底失去了进攻的勇气,开始盘踞在各种山城固守,绝不主动出击,无论大明军如何挑衅,都缩在他们营造的山道山城里,坚守不出。
而大明改变了战略,开始袭击倭寇的补给,逼迫倭寇出战。
朝鲜战场已经进入了垃圾时间,这些个乌龟壳一个个撬过去就可以了,倭寇被赶下海这件事已经是必然,大明已经将优势转化为了胜势。
因为朝鲜的百姓,积极拥戴保护他们的大明天兵,宁愿自己饿着肚子,也愿意把粮食留给大明军一些。
凌云翼虽然有点凶残,但不暴虐,他并没有抢劫百姓的粮食,而是积极展开王化,朝鲜的局势非常的安稳。
长崎总督府在倭国买办的支持下,又拿下了一些个银山,比如北条家,就接受了长崎总督府的驻军要求,而条件是每年可以拿到等价的大明宝钞,就允许大明人雇佣倭人在矿山工作。
而北条家希望用更多的倭奴来交换白银。
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