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兵宁发现自己现在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中芯这边大部分的设备都是从海外进口,光刻机用的是阿斯麦的,蚀刻机用的是东京电子的,其他一些设备也基本上是进口的。
这些设备如果需要继续进口,今后就需要进行申报了。
关键是他现在没有足够的信心可以获得相关部门的审批。
到时候要是因为审批问题搞的新工厂修建的计划受到影响,那就很可惜了。
“国内的那些设备,真的可以满足我们的生产需求吗?”
哪怕是现在南山半导体已经全部使用国产设备来修建新工厂,王安国也是不大相信国内的设备厂家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他一直都标榜自己公司是紧跟着台积电和三星的生产工艺,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不会轻易的使用国产设备。
但是现在的局面已经变化了。
“要说满足,自然也是能够满足的。”
“毕竟南山半导体那边已经大规模的使用了好几年了。”
“现在最新修建的14纳米制程的芯片工业,据说也全部都是使用国产设备,一台进口设备都没有。”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以国产设备没有办法满足我们的需求作为理由的话,应该是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可的。”
杨兵宁不敢在这个方面撒谎,到时候是会经不起推敲的。
中芯的一些股东,是有国资背景的。
现在相关部门公布了新的政策,中芯要是不好好的落实政策,来自股东方面的压力和质疑,就会让杨兵宁和王安国的位置变得不稳定。
但是从内心深处来讲,他们两个都是不想用国产设备的。
在他们看来,哪怕是国产设备在性能上能够达到要求,但是在稳定性和质量方面还是跟进口设备有差距的。
比如进口的蚀刻机,也许从工厂投产到工厂关停都不需要进行维修,只要进行日常保养点检就行了。
但是国产的设备很可能头一年没有问题,头两年问题也不大,但是后面就开始陆陆续续的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个情况,杨兵宁在其他行业是听到过不少真实的案例的。
事实上,在一部分的设备行业里头,这种情况也确实是存在。
甚至不仅仅是在设备上面,在一些终端的消费产品上面,也是有类似的情况的。
比如大金的空调,人家的制冷效果就是比一些华夏厂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