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他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城镇乡村,在广场上激情演讲,在集会上与民众亲切互动。
试图让自己的名字和理念深入人心,为竞选拉取更多的支持。
然而,奇怪的是,他的竞争对手尤西洛夫却一直没有什么明显的动作。
在这紧张的竞选氛围中,尤西洛夫的淡定显得格格不入,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终于,在幕僚的提醒下,巴耶夫恍然大悟,明白了尤西洛夫如此淡定的原因。
原来,一份施政纲领如同风暴一般,在整个哥萨克境内迅速流传开来。
这份纲领主要围绕着两个关键的改革内容展开,一个针对农业,另一个针对工业。
哥萨克当下最大的产业,正是农牧业与工业。
农牧民在哥萨克人口中占据了一半的比例,而工人也占据了三分之一。
谁能获得这两大人群的支持,无疑就握住了此次选举胜利的关键。
尤西洛夫的施政纲领,核心聚焦于改革农业集体化,倡导开启私有化进程。
为了确保这一核心目标的实现,他还提出了两种配套政策。
其一,向白手起家的农牧民提供无息贷款,以此助力他们开展生产活动。
这一举措对于那些渴望发展却苦于资金不足的农牧民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仿佛是在黑暗中为他们点亮了一盏希望的明灯。
其二,取消工业配额制度,由政府出资赎回工厂的股份,
同时国家保障工人的最低收入。
这一政策旨在解决工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保障工人的权益。
稳定工业生产秩序,为哥萨克的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这两个政策虽然听起来美好且极具吸引力。
但对于刚刚新成立的哥萨克而言。
想要真正实现它们,却难如登天。
原因再简单不过,那就是缺钱。
推行这些政策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
而哥萨克在成立初期,财政状况本就捉襟见肘。
根本无法承担如此庞大的开支。
恰恰,林耀现在手中最不缺的就是钱。
尤西洛夫若想成功竞选,似乎必须借助林耀的财力支持。
就在尤西洛夫为资金问题愁眉不展、烦恼不已的时候。
林耀的罗刹版白手套霍多斯基找到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