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后,就传信给附近有实力的大名求援。
不过从井伊直政这汇报看,各家大名都在观望,可能是畏惧明军的战斗力。
从朝鲜战争经验来看,跟明军打的战损太高了。就算支援然后打赢,好处大都是德川家的,损失却都是自己的。
更别说很多大名和武士都是去过朝鲜的,心里本来就畏战。
听到这个结果,德川家康满脸苦涩,局势怎就变成了这样?明明关原之战打赢了,却又好像没打赢。
“你意下如何?”德川家康又对本多忠胜问道。
本多忠胜答话说:“关原之战除掉石田三成,可以见好就收了。再与明军死战实在不值得,不如以图后计。”
连号称第一猛将的本多忠胜都这样说,德川家康就再无办法。
又到次日,各方大阪城外天王寺达成最终约定,史称“天王寺之约”。
根据约定,在丰臣秀赖十八岁之前,丰臣家二百万石高的领地保持不变。
德川家康可以建立幕府,就任征夷大将,暂时代替丰臣家执掌大政。
小西行长去认一个源字头的新爹,换了新苗字后就任副将军。并且新增长门、周放、石见三国领地,成为拥有七国一百五十万石高的大名。
当世第一大银矿石见银山永久性租给苏州济农仓,但每年向德川家交纳白银二十万两(明制两),向丰臣家交纳白银十万两(明制两)。
这个约定称得上“皆大欢喜”,在目前局面下各方都能勉强接受。
不过明眼人都能预感到,这个约定只能维持“十年”的和平。
等太阁丰臣秀吉的唯一血脉丰臣秀赖成年后,只怕又要风云再起。
林泰来没费多大代价就拿下了石见银山,非常欣慰,但并不是为了银子。
而是因为已经建校十几年的横塘学院所培养的那些矿业人才,又有新的就业单位了。
作为横塘学院的院长,林泰来为学生们的就业也是操碎了心,这次甚至不惜远赴倭国,开发新的就业岗位。
为了保证“天王寺之约”的执行,林天帅在倭国福冈城多留了一个月,帮着小西行长接收了长门、周防、石见三国。
看着情况差不多了,林天帅准备回国,将小西行长召来,询问道:“你准备认谁当爹?”
如果放在纯正的中原文化背景下,这句话等于是极度的侮辱,但在倭国,这就是很寻常的话。
按倭国观念,只有出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