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的国人可能想象不出八十年代的日本对于我们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那个时候,因为改革开放才开始没多久,我们打开国门的第一眼,国人们就被来自日本的各种进口产品震惊了。
八十年代初期,日本全部的科技领域都是领先地位,造船、汽车、家电、电子、半导体,正在全世界范围攻城略地。
松下、东芝、索尼、夏普、日立、三洋和三菱这些公司的产品放在全世界都是响当当的,更何况对于落后的共和国。
就像未来的华夏有华为这样的遥遥领先,有能力改变世界的科技企业。
日本也有夏普这样的液晶面板之父啊。
所以日本电器一进入华夏内地,立马形成了降维打击。
当时的大陆内地,谁家要是有三洋的洗衣机,松下的电视机,东芝的冰箱,那不仅仅是生活品质的象征,更是社会地位的标识。
哪怕经历了泡沫破裂,到了九十年代,日本家电仍然是华夏内地市场上的俏货。
那个时候,一台松下二十九寸的彩电,可以卖到一万五千八百元。
可我们的国人一个月才挣多少钱?
完全可以说,随便一个日本家电,哪怕设计得再差,在华夏也是品质的象征,轻松就能圈到钱。
当时又有谁能想到,再过二十年,华夏内地的市场就已经基本见不到日本的家电了。
不但华夏内地市场看不到日本家电,我们华夏的家电反而占领了日本的市场。
甚至就连东京秋叶原一条街上,海尔、海信和美的的产品都堂而皇之的摆在主位,日本的产品则跟受气包一样被让到了一边。
这种逆袭的经过要不是宁卫民曾经亲眼所见,他也不信,因为实在太魔幻了。
但这就是另一个专属于我们东方大国的复兴故事了。
反正这么说吧,正因为1988年秋天的日本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
连这几年经常性待在日本的宁卫民重新回来陪着妻子待产,都要被种种新变化看得瞠目结舌,就别提其他那些被他给弄到日本的人了。
像古四儿和龙潭湖公园的领导班子就是感同身受的一批人。
他们一起来到日本之后,先是在日本的东京待了两天、然后又去了大阪、神户和长崎、鹿儿岛等地,连北海道和冲绳岛也没有放过,都是日本的沿海城市。
而在他们这行色匆匆的十几天,他们除了吃饭和睡觉,仅有头一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